> 企业文化 > 文学苑 >

文学苑
  • 重读《傅雷家书》有感
  • 发布时间:2017-10-09 10:29:34  来源: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点击数量:
  •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中国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很多人的理解里面,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读再多的书也没有外出闯荡所学习到的知识多,我觉得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我的理解是——饱读诗书的人出外闯荡叫游历,不读书的人出外闯荡叫盲流。
           恰逢周末,也正下着雨,难得有清闲全面地放松身心,我选择窝在宿舍,随手拿起床头的《傅雷家书》, 让它陪我度过这个世界读书日。读书之乐趣,或许就在于引发共鸣时的兴奋,和被点醒时的通透与震撼。
          十五年前,当我执拗的选择独自一人从一个小小县城来到首府南宁读高中时,不舍的父亲临行前给了我一本《傅雷家书》和一封写给我的信,记得当时父亲说:“你多看看这本书吧,以此来弥补我对你教育上的不足。”那时还处于桀骜和叛逆的时期,书只是浅浅的翻了翻,信也是不太用心的读了下,并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用意。此后此书一直陪着我度过了我的离家岁月,它也曾是我在军营中的精神支柱,每当想家的时候,我都会拿出来翻一翻,可谓句句扎心,严厉又温情。每当我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是好时,总会翻看《傅雷家书》,总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每次看它时犹如父亲在我身边一样,感觉特别亲切,书中的每一封信每一句话语,傅雷说话的风格、语气、口吻,和我父亲真的很像。十五年后的今日,重读《傅雷家书》,随手翻看却深入其中,感悟颇深,也体会到了数年之前父亲的赠书写信的良苦用心,更体会自己成长过程的中父母的艰辛。这十五年,自己已到三十而立之年,而父母也已渐渐老去,为人子的道理既浅显又深奥,只要用心,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怎么会不被感恩,不被铭记,不被传承呢。
          傅雷是个严厉、絮叨的父亲,和许多父亲一样。但他的睿智、广阔、深邃,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这是他作为父亲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傅雷家书》的精华所在。
          傅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亲人、知己、良师、益友的角色,体现了为人父母在子女成长的每一步对子女殷殷的期望和牵挂,知子莫如父,傅雷和傅聪的对话是大多数父子所向往的境界,而傅雷对傅聪的爱无疑是所有父爱的写照。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真诚谦虚,做事治学要认真严谨,礼仪要大方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身在国外更要时刻心怀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傅雷的博学使我感到自行惭秽,以前的时代条件是那么艰苦,他都能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我们如今处在安逸的年代里,读书资源这么丰富的情况下都没有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丰富自己愚笨的头脑。我突然有一种我浪费了太多时间不去读书的感觉。当然,读书只是提高修养的途径之一,另外,想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唯有多多阅读、广泛阅读。
       另也觉得看一本书,应该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傅雷信中也提到:“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比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段话也折射出傅雷的不断反省精神,很佩服这点,能像他那样平静、客观地批判自己,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吧。
          再读《傅雷家书》,仍然能被家书里的温情所感动,热泪盈眶。在当下聒噪、浮躁的生活中,如果能够寻到一份安静,哪怕是一个角落,一杯清茶,一本经典,即使是席地而坐也是享受的。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对于高中生,大学生,或者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因为在书中,通过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教诲,教你怎么对待事业、怎么对待爱人、怎么理财等等很多方面,当然这种态度可能不符合你处世的态度,但是至少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而且我个人认为其中很多处世的方式对我来说很长见识,对我也来说很重要,值得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当然,跟一本书有没有缘分,主要还是看读者当下的状态和经历能不能在书中找到共鸣。最后用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有一句经典台词来结束今天的阅读感受:“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路面分公司  彭晨华)

     
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诚聘英才|网站地图|在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