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情深之测量飞行日记
(设计公司 黄金荣)
自古以来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兵入营练兵苦。每一个新员工进入企业后都会经过一段紧凑的培训时间。自从加入广西路桥集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两个月时间里,我也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培训,让我迅速学习吸收了很多知识,开始慢慢适应了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在入职的第二个月,我被分配了测量来都路横断面的任务,计划工作时间是40天,在我们队伍不懈的努力下,用时一个月完成任务。这一个月的测量里,我不断地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肩负起应有得社会责任,同时把把培养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基本目标,并且圆满得完成了任务。
记得今年七月,我们大家都怀揣着各自得梦想和抱负走进了工作岗位,激情与梦想,我们渴望成功,渴望自己得未来是辉煌得。我的测量经历是艰辛的、激情的、挑战的,犹如生活的五味杂陈,是精彩的。在任务完成的那一刻,仿佛像夸父逐日成功时的微笑,满足、幸福,也许还有泪光。我觉得这样的经历是值得骄傲的,是快乐的,更是一种难得的财富。接下来浅谈这一月来的工作体验及心得。
测量的艰辛
路桥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说得非常写实。来都路这段高速路规划,穿越了广西的十万大山,两次跨越红水河,卧躺在甘蔗地玉米地里,悬崖边上,洞穿数十座大山。我们测量人员需要翻越一座一座深山,一片一片田地山岭,扛着仪器到相应的位置测取需要的数据。在深山里,是没有路的,全是茂密的灌木丛,或者带刺的植物,长得比人还高,还有大量的花纹子、虫子叮咬。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拿刀砍伐出一条路来通行。手酸背痛、疲惫不堪、汗流浃背仿佛成我们的代名词。
测量中的点点滴滴,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记得我们测量的第二天,地点是在来宾市忻城县思练镇里一个偏僻的山村。从我们居住的镇开车至这个测量地点村落,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因为路途遥远,山间小路不好开。接着是架基站,找控制点,移动站对点,参数计算。全部弄完后又花了大约一个小时。主要是因为移动站手部信号一直不好,连不上基站,我们的队长宋传福想尽了各种办法排查问题,调试仪器,换基站蘑菇头,终于在约十点钟的时候,全部弄好仪器,开始测量。今天注定是艰难的一天,我已经隐约感觉到。
我们分成了两组分别测量分离式路基左右线,我和宋队他们一组,奉队带领另一组。宋队带我们去测量离得比较远的右线,奉队那组测量左线,约在十点钟分头行动。然而我们组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找测量线路位置,期间我们翻越了两座大山。山上大部分地方是没有路的,又密又多刺,我们几个轮流拿刀在前面砍出一条路。山形比较陡峭,非常容易滑倒,只能步履蹒跚前行。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还没开始干活就累瘫在了路上。
另一组人的情况是,奉队踩到了一个黄蜂窝,奉队被黄蜂蜇了十几口,两只手肿痛到没法拿东西。我们迅速应急,马上把人送到镇上医院治疗,一个小时后就完全消肿了,人无大碍。我们都很担心,非常庆幸黄蜂没有毒。更让我敬佩的是,奉队中午休息过后,下午又继续投入了工作中。还笑着跟我们说,“小事,身体早就好了,闲着心里难受”。这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事发后,李主任非常紧张,马上就给奉队打电话,结果没人接,吓了李主任一跳,以为是晕倒了。后面核实情况是因为奉队手肿了没法接电话。后来我们回忆的时候,为了缓解气氛,都开怀笑了起来。
总而言之,测量的第二天可算是不容易了,一天下来差点把我搞中暑了。遥想李白当年呐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如今,依然行路难,行路难,相隔一千多年的跨时空交流。实在是惭愧惭愧。
接下来的二十多里,我们的故事依然在延续。钻甘蔗地,大片大片的甘蔗地,甘蔗比人高好长一截,人进去了很容就找不到方向出来。甘蔗地里叶子长得非常密,所以难走动,而且皮肤很容易被甘蔗叶割伤。我们新来这几个人没有经验,钻进去后几分钟脸就被割了好几道口,脸又都是汗水,弄得伤口处辣辣痛。后来我发现李主任过甘蔗地的时候,他把脸埋在帽子里面,低头往前走,走得又快脸又不被割,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善于学习的我,立马应用在了自己身上,少被割了好多口子。生活处处知识,刚走进工作岗位的我们,要做事心细,多多观察总结工作生活中的技巧和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们跨过了山和大河,也穿过了人山人海。在来宾市忻城县段,两次跨越了红渡河。第一次见红渡河上游时,我震惊到了。没想到广西也有这么大的江河。平静的江面,傍晚时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秋分已过,晚上的红水河面,像极了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天工作累后,在江边坐一坐,身体舒服放松很多。
广西的十万大山也令我印象深刻。广西大部分地区都是喀斯特地貌,此地貌看起来挺好看的,但是去攀山测量实在是体验感极差。可溶性岩石被溶蚀力强的水溶蚀作用和风化后,岩石裸露的地方比较尖,很多坑洼,有的地方岩体不稳。所以攀爬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手上还得带着手套,不然容易割伤。有很多岩体上还长满了带刺的植物,所以还要自带刀具砍路。走这种地型,几天下来就烂了一双解放鞋。我们的宋队长裤子都破了两条,队员张含也是。一时间买不到裤子,下班收工的时候只好找村民借盒针线缝补上,这样又能穿好几天哩。
出去测量务必分外注意安全。一路上我们碰到了蛇,广西的七八月份蛇特别多。好几次很惊险,走过一小片芭蕉树时,突然间旁边掉下了一条两米长的蛇,蛇嘴里还撕咬着一只青蛙,估计是蛇蛙打斗时一起掉下来的。队员黄耀辉测量时遇到了村民抓野猪安装的野猪夹,这个夹子扭力大到能把野猪的腿夹断,幸好他提早发现了,没出事故。这也非常感谢公司的外业安全教育,出外前我们都集体学习了野外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紧急救护知识。出外测量,安全第一。
我们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惊奇历险。
体百姓之苦,解百姓之苦
来宾河池这两个市是广西比较落后的地方,好多地方都是贫困难县,忻城县就是其中之一。
高速路线基本是比较偏僻的深山里,没想到的是去到哪都有个把村落。忻城县那边的农村住的房子基本是毛坯房,最多是装好了窗户和门。可以看出来这两年才建起来的。室内就是简单的木板床,装修什么的不存在。很多房子里厕所有没有,或者自己动手建。印象最深刻的是忻城加沙村,这个村在一个深山坳里面,住的全是土房,而且看起来是很破败的,感觉下场大雨就能冲倒。车子能开进去也是得益于政府修路,路很小很陡峭崎岖,坐在车里感觉捏了几把汗。每家每户只有老人在家里,有些家里还有小孩子,这就是新闻报道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写实。所以在那里你会看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的老人倚褛着身子在地里干活。拿着锄头锄地,背上背着大篓子施肥,我去帮他们拿了一下,三四十斤重,我拿一会就感觉很吃力了。家里没什么吃的,最多就是养鸡养鸭,但是养肥后,自己都舍不得吃,基本上是拿出去卖。再加上喀斯特地貌,多为石头地,山体不能蓄水,土地很贫瘠。所以种植的东西很单一。只能种植耐旱的粮食,比如玉米、甘蔗、桑树等,蔬菜类都没法种植。我们到每个村子,村老人们都很热情,喊我们进屋喝水休息,还积极跟我们交流。虽然很多时候我听不懂他们讲的话,但是脸上的微笑和肢体语言都足够传递他们心中的那份朴实之情。微笑热情之下藏着的是一份寂寞和孤独,可能一年三百多天都独守家中,没有孩子身边聊天打闹,没有了年轻时候和朋友把酒言欢的精力和机会,他们太需要关怀了。这情景多少言语来形容都是苍白的,我表达起来也很是词穷。当时的想到的词估计是,见者落泪,闻者心酸。
沿途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们的工作责任很大,意义很大。对于落后的偏远地区,想要带动经济必须要先修好路,沿线的经济资源才能带过来,本地的资源才能走出去。作为一名平凡的公路行业从业者,无法直接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直接,我们只能勤恳做好本职工作,时刻坚守好本职岗位,保证工作质量,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早日完成工作。
中国的基础建设闻名世界,高速路、高铁、高压输电技术等走出国门,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作为千万交通基础建设工作者中的一名,我感到非常自豪。每当我们劳累疲惫时,想起村子里一位位老人脸上的期待,小孩子天真的笑容,我们心里便会充满力量和信仰。造福百姓,无愧于人民。
提高测量技术
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是我们赖以生存之本,造福人民之本。在此次测量任务中,我学会了很多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技术。测量特别注重仪器操作步骤,每部分的操作不能弄混。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再进行仪器操作时,务必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测量。设置完成后,参数还要检测一遍。刚开始学习测量时,因为记不住操作,挨宋队和奉队骂了好多次。不过我知道都是用心良苦,宋队和奉队都是想特别提醒关键点,让我记在心里。自古以来棍棒之下出孝子,我也是铭记了教诲,提高了测量技术。
由于是去深山里测量,因此测量的时候需要机智地应对各种情况。现实性和规律性相结合,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在深山里,测量仪器的信号很多时候会不好,仪器信号差连接不上卫星会导致测量错误。因此架设基站的时候要选好地点,尽量在比较高且开阔的地方。测量过程中遇到茂密的林子、灌木,仪器会没信号,这时候要想办法解决。比如将仪器的拉杆伸高,将测量点周围的植物砍掉,将地方弄空阔些,便于接收信号。再或者先去比较空阔的地方仪器信号好固定后,再赶紧去测量点测量。这些都是我工作中总结的经验。
风光无限,青春不悔。回顾这28天来的点点滴滴,很感慨,也很感谢。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学习精进,充实自我,为社会奉献精品,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