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 > 文学苑 >

文学苑
  • 今宵,夜未眠
  • 发布时间:2022-08-25 10:44:12  来源: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点击数量:
  •   广厦千万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但跨越红水河,我们却用了四十八个拱肋节段,立起了拱径600米的世界奇迹。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智慧以及丰富的感知方式。就如九曲回肠的便道能让人短暂丧失一切精神,却也为惊喜留足了悬念——只消一个转弯,天峨龙滩特大桥那优美的弧形拱肋就这样进入了视线。

      说起来,我的第一次上拱,第一次为世界第一拱熬夜,还是沾了管内混凝土浇筑的光。那个夜晚,在三百度近视和黑夜的加持下,一切夜景都有了一种自动PS过后的美:来往中吞吐出混凝土的罐车、红白蓝三种安全帽的簇拥、一切大小虫子的叫、掠干了翅膀的蚱蜢各处飞……。目光所及,皆是夏日的繁荣滋茂。

      抛去所谓诗意,对于一个现实的施工现场来说,泵送平台可以算是出奇的干净有序——我想象中的人潮拥挤全然无存,大家就这么按部就班地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随着对讲机里偶来的指令做出一点移动。仔细琢磨,精神高度集中里还带点坐怀不乱的霸气意味。但不难看出,这份淡定,源于前期精确入微的准备。

      戴好安全绳,穿好救生衣,我耳边响起的只有泵管有如心跳一般规律的跳动。安全部长廖伯霖在前,仔细地交代着上拱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我默默听着,心中为初次上拱而燃起的激动却早以冲淡了其它一切念想。那颗在监控中心看到的北斗星,在游离的意识中,似乎也飘得很远很远。

      直到踏上拱肋的第一节台阶,我才真正对于“爬拱”有了实感。低头即能望见江面的台阶、分节段的安全母绳、偶然涌上心头的一丝对于身处高空的慌张,无不要求我以细抬慢落的脚步行进。而在前带路的廖部长虽不至于健步如飞,但也两步并做一步走,步步都显现出多次上拱而来的经验。这矫健,是心灵的反映和回照,需要熟能生巧。

      伴着夜色攀爬至5#施工平台,文凯拿着小锤哐哐地敲着管道,在他耳里,大抵只有“砰砰”和“乒乒”两种声音——以声辩物,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在电力机械时代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砰砰”是管内尚未进入混凝土的悠长回响,而“乒乒”是混凝土与管道充分贴合的清脆利落。这些声响,在漫长的夜里,与略过红河水的翛翛凉风混合在一起,鼓动着拱上人的耳膜。可以说,生活的意义,多半取决于人当下的境况——就像这一刻,我看天上的星、空中的萤、地上细小如蚁的人和物,听身旁泵管清脆的跳动、锤子与钢铁的碰撞,全是难以言喻的震撼:人生入此景,更复何求?

      但实话说来,初到项目部时,我对于特大桥这项工程建设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概念,故桥面总宽24.5米,主跨600米,矢高125米,全桥长2488.55米等等数据,对于我来说,是壮观、雄伟、赞叹。可真正接触这些一线工作者、行至拱上,我才发现,再宏阔的伟大都早已被揉碎化成了每日的细琐,这大桥在他们眼里,剩下的是安全、质量、责任——廖部长依旧在前,三步两回头,两步一叮咛,这日夜与钢铁为伴的糙汉子,却在爬拱上显出无限的细心和耐心。

      也或许是夜色壮了胆,我站在平台的边缘,敢以侧身外看,俯瞰视野中的天峨龙滩特大桥犹如一条盘龙,舒缓流畅地横跨于红水河上,虽壮阔,但带点孤寂。不过,今夜千百人的未眠与这夜色相融,或许能抚慰一些这冰冷钢筋的孤独吧?

      思绪飘忽间,夜已深,但无人入眠。向上望去,拱顶的灯光依旧耀眼。(道桥分公司 天峨龙滩特大桥 杨雪妮)
     

联系我们|版权声明|诚聘英才|网站地图|在线调查